木瓜被誉为可以丰胸的“奇迹”,但是你知道木瓜怎么吃才最营养最健康吗?下面就跟随小编来了解一下木瓜的功效与作用吧。
木瓜的简介
【名称】:木瓜
【别名】:楥、木瓜果、铁脚梨、秋木瓜、酸木瓜。
【药材类别】:果实/种子
【性味】:酸,温。
《雷公炮制论》:芳香,酸甜。
“鳖露”:味酸、温、无毒。
《千金食疗》:味酸咸,性温,涩,无毒。
《药用意义》:味酸,性凉。
《郁梓药液》:味辛、性涩,微寒。
【归经】:入肝、脾经。
理膏:人体手足太阴血的含量。
《雷公炮药性解说》:入肺、脾、肝三经。
《本草纲目》:入足太阴、阳明,亦入足厥阴经。
《本草纲目》:入脾、肺、肝、肾四经。
【药用部分】:为蔷薇科植物木瓜的果实。
【产地及分布】:栽培或野生。分布于华东、华中、西南地区。产于陕西、甘南、河南、山东、安徽、江苏、浙江、江西、湖南、湖北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、广东等省,全国各地均有栽培。
【形态特征】:皱木瓜:落叶灌木,高约2m。枝条直立展开,有刺。小枝圆柱形,稍弯曲,无毛,紫棕色或深棕色,有稀疏的浅棕色皮孔。叶卵形至椭圆形,疏长圆形,长3-9厘米,宽1.5-5厘米,基部楔形至宽楔形,边缘有锐锯齿,先端展开,无毛或沿下面的叶脉被柔毛;叶柄长约1cm;托叶大,草质,肾形或半圆形,边缘锋利且有重锯齿,无毛。花先于叶开放,二年生枝条上有3-5朵花簇生;花梗短而粗,长约3毫米或近无柄;花径3-5cm;萼筒钟形,外面无毛;萼片直立,先端圆形。全齿或带波齿;花瓣倒卵形或近圆形,基部伸成短爪,长10-15毫米,宽8-13毫米,猩红色、细红色或白色;雄蕊45-50,约花瓣长的一半;花柱5,基部合生,无毛或稍有毛,柱头头状,有不明显的分裂,约与雄蕊等长。果实球形或卵圆形,直径4-6厘米,黄色或黄绿色,有稀疏不明显的斑点,味芳香;萼片脱落,果茎短或近无柄。花期为三月至五月。果期为9-10月。
木瓜的功效与作用
舒筋活络,和胃除湿。主治风湿痹痛、四肢酸软、筋脉痉挛、吐泻、脚气水肿等。
它具有疏通经络、祛风活血的功效。具有强壮、兴奋、镇痛、平肝、和脾、祛湿、舒筋的功效。主要用于治疗中暑、霍乱腱综合症、脚气、水肿、湿湿等;泡酒(木瓜酒)食用,可治疗风湿关节疼痛。
《雷公炮志论》:调营守卫,助粮气。
“鳖露”:主要是湿痹所致,引起霍乱呕吐严重,筋不可挡。
《食疗本草》:治吐泻之势,呕吐后应休养筋骨,煮汁饮之。
《本草纲目》:能降气,强筋骨,消食,止水止泻,泻后止渴。把它当作饮料。若脚气影响心脏,取一粒,去籽,煎服。嫩一点的比较好。亦能止心、膈、唾中呕吐及痰。
《海药本草》:涩肺胃,理脾削肝,化食止渴。
《日化子本草》:止吐泄泻,脚气,水肿,寒热痢疾,腹痛,治口渴。
王好骨:祛湿和胃,补脾润肺。它有助于治疗腹胀、刺激以及心痛。
《日用本草》:治脚气、腿膝疼痛,止渴消肿。
《本草纲目》:敛肝脾胃,活血通经。
附方
治吐泻、生筋: 1、木瓜1个(大的,四碎),陈仓米1个。上述药物,取两大杯水,煮至倒入一大杯半水。除去浮渣并随时加热。 (《圣惠方》) 木瓜汁一杯,木香粉一杯。前两种口味无论何时都与热酒混合。 (《盛济总录》) (3)干木瓜一两,吴茱萸半两(煎七次),茴香一分,甘草一钱(炙)。研末为末,每次取四钱,水一杯半,生姜三片,紫苏叶十片,煮七分钟,祛痰,食前服。 (《三因》木瓜汤)
止吐药:木瓜(末)、麝香、脂粉、木香(末)、槟榔(末),各一字。将以上共研细,为面丸,如小米黄米大小。一次服用一或两粒药片。将甘草加水服用,随时服用。 (《小儿药证》中的“木瓜丸”)
治久泻:米豆二两,木瓜、干姜、甘草各一两。细粉每次取二钱,拌米饮,不宜时。 (《鸡峰普济方》木瓜汤)
治风湿、手足腰膝不便:木瓜一个,青盐半两。用木瓜剥脐,填孔吴茱萸一两,去枝,扎丝,蒸热细研,加青盐半二,研匀,每服四十丸,喝尽可能多的茶和酒。牛膝泡酒喝特别好。在食用前。 (《杨家藏方》西瓜丸)
治腰痛,强筋壮骨:牛膝2两(温酒泡,切块烤),木瓜1个(去顶切碎,加艾叶1两蒸),巴戟天(去心)、茴香(炒)、木香、桂皮各一两,桂皮半两(去皮)。上部分为细粉,加入熟木瓜、艾叶,用杵捣千遍。如果变硬,加蜂蜜。药丸如五子那么大。每服二十丸,入空心盐汤内。 (《御药房方》木瓜丸)
治踝、膝筋急痛:将木瓜煮烂,磨成浆熬粥,敷在酸痛处。天冷了就容易治疗。在三到五度的温度下过夜,趁热包起来。煮木瓜时加一半酒一起煮。 (《食疗本草》)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5-10g;或入丸或散。外用: 水煎,熏洗。
扩展阅读
注意事项
《食疗本草》:不可多食,损伤牙齿、骨骼。
《医学入门》:忌铅、铁。
《本草纲目》:精血不足,真阴不足,腰膝无力者不宜使用。若脾胃不因食损而虚弱,积滞较多者不宜使用。
标签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