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林中药材网

花椒的功效与作用

花椒别名:檓、大椒、秦椒、南椒、巴椒、蓎藙、陆拨、汉椒。花椒的功效与作用:温中止痛;除湿止泻;杀虫止痒。主脾胃虚寒之脘腹冷痛;蛔虫腹痛;呕吐泄泻;肺寒咳喘;肺寒咳喘;龋齿牙痛;阴痒带下;湿疹皮肤瘙痒 用法用量:内服:煎汤,0.5~1.5钱;或入丸、散。外用:研末调敷或煎水浸洗。

花椒图片

花椒英文

Pricklyash Peel,Peel of Peppertree Pricklyash

花椒来源

为芸香科植物花椒的果皮。8~10月果实成熟后,剪取果枝,晒干,除净枝叶杂质,分出种子(椒目),取用果皮。

花椒产地分布

生态环境:1.喜生于阳光充足、温暖肥沃处,也有栽培。

2.生于林缘、灌丛或坡地石旁。

资源分布:1.分布于中南、西南及辽宁、河北、陕西、甘肃、山东、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西藏等地。

2.分布于辽宁、河北、山东、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河南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等地。

花椒功效与作用

温中止痛;除湿止泻;杀虫止痒。主脾胃虚寒之脘腹冷痛;蛔虫腹痛;呕吐泄泻;肺寒咳喘;肺寒咳喘;龋齿牙痛;阴痒带下;湿疹皮肤瘙痒

花椒用法用量

内服:煎汤,0.5~1.5钱;或入丸、散。外用:研末调敷或煎水浸洗。

花椒性味

辛、性温、小毒

花椒归经

脾;肺;肝;肾;心;心包经

花椒药物形态

灌木或小乔木,高约3~6米。茎枝疏生略向上斜的皮刺,基部侧扁;嫩枝被短柔毛。叶互生;单数羽状复叶,长8~14厘米,叶轴具狭窄的翼,小叶通常5~9片,对生,几无柄,叶片卵形;椭圆形至广卵形,长2~5厘米,宽1.5~3厘米,先端急尖;通常微凹,基部为不等的楔形,边缘钝锯齿状,齿间具腺点,下面在中脉基部有丛生的长柔毛。伞房状圆锥花序,顶生或顶生于侧枝上:花单性,雌雄异株,花轴被短柔毛;花被片4~8,三角状披针形:雄花具雄蕊5~7,花药矩圆形,药隔近顶端具腺点,花丝线形,退化心皮2,先端2叉裂;雌花心皮通常3~4,子房背脊上部有凸出的腺点,花柱略外弯,柱头头状,子房无柄。成熟心皮通常2~3。果实红色至紫红色,密生疣状突起的腺点。种子1,黑色,有光泽。花期3~5月。果期7~10月。

花椒性状鉴别

青椒:多为2~3个上部离生的小{骨}{突}果,集生于小果梗上,蓇葖果球形,沿腹缝线开裂,直径3~4mm。外表面灰绿色或暗绿色,散有多数油点及细密的网状隆起皱纹;内表面类白色,光滑。内果皮常由基部与外果皮分离。残存种子呈卵形,长3~4mm,直径2~3mm,表面黑色,有光泽。气香,味微甜而辛。

花椒:蓇葖果多单生,直径4~5mm。外表面紫红色或棕红色,散有多数疣状突起的油点,直径0.5~1mm,对光观察半透明;内表面淡黄色。香气浓,味麻辣而持久。

花椒鉴别方法

理化鉴别 薄层色谱:取花椒粉粉0.5g,加乙醇5ml,浸泡过夜,滤过,滤液作供试液;另取木兰碱,以乙醇溶解成每1ml含约1mg的溶液,作对照品溶液。吸取二溶液分别点样于同一硅胶H-1%CMC薄层板上,用正丁醇-醋酸-水(7:1:2)展开10cm,取出,晾干,喷改良碘化铁钾试剂,供试品色谱在与对照品色谱的相应位置上,显相同的黄色斑点。

花椒栽培技术

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湿润气候。喜阳光,不耐严寒,在-18℃幼苗枝条即受冻,成年树在-25℃低温亦会冻死。耐旱,较耐荫,不耐水湿,不抗风。对土壤适应性较强,以土层深厚、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或壤土中生长良好,但在石灰岩发育的碱性土壤中生长最好,故多用钙质上山地造林。

花椒炮制方法

除去果柄及种子(椒目)。置锅内炒至发响、油出,取出,放凉。

花椒毒性

茵芋碱小鼠的LD50为150-250mg/kg。致突变研究显示花椒对TA98菌呈阳性反应,对TA100作用较弱。

花椒贮藏方法

置通风干燥处。

花椒临床应用

①治疗蛔虫性肠梗阻

用麻油2~4两,置锅中煎熬,投入花椒3~4钱,至微焦即捞出弃去;待花椒油微温时1次服完。治疗8例儿童患者,均于服药后15~30分钟腹痛停止,随后排便,有的同时排出蛔虫。如梗阻时间过长,中毒症状明显,有肠坏死或有阑尾蛔虫可能者,则不宜服用。

②治疗血吸虫病

试用于早、中期血吸虫病,对改善症状有一定作用,服药后食欲增加,肝脾有不同程度的缩小。用法:花椒炒研成粉装胶囊,成人每天5克,分3次服。20~25天为一疗程。

花椒相关论述

1.《神农本草经》:主风邪气,温中,除寒痹,坚齿发,明目。主邪气咳逆,温中,逐骨节皮肤死肌,寒湿痹痛,下气。

2.《名医别录》:疗喉痹,吐逆,疝瘕,去老血,产后余疾腹痛,出汗,利五脏。除六腑寒冷,伤寒,温疟,大风汗不出,心腹留饮,宿食,肠僻下痢,泄精,女子字乳余疾,散风邪瘕结,水肿,黄疸,杀虫鱼毒,开腠理,通血脉,坚齿发,调关节,耐寒暑,可作膏药。

3.《药性论》:治恶风,遍身四肢顽痹,口齿浮肿摇动;主女人月闭不通,治产后恶血痢,多年痢,主生发,疗腹中冷痛。治头风下泪,腰脚不遂,虚损留结,破血,下诸石水,腹内冷而痛,除齿痛。

4.《食疗本草》:灭瘢,下乳汁。

花椒药理作用

1.对消化系统的影响:。

1.1.对实验性胃溃疡的影响:花椒水提物5和10g/kg均有显着抗小鼠水浸应激性溃疡形成作用,而醚提物仅有抑制倾向。花椒水提物10g/kg有显着抑制吲哚美辛加乙醇引起的小鼠溃疡形成,但抑制率(22%)不高。花椒醚提物3.0ml/kg显着抑制大鼠盐酸性溃疡形成(P<0.01)。花椒水提物5g/kg可明显抑制大鼠结扎幽门性溃疡的形成。

花椒注意事项

1.孕妇慎服。

2.《本草经集注》:杏仁为之使。畏款冬。恶枯楼、防葵。畏雌黄。

3.《名医别录》:多食令人乏气,口闭者杀人。

4.《千金·食治》:久食令人乏气失明。

5.《唐本草》:畏橐吾、附子、防风。

6.《随息居饮食谱》:多食动人堕胎。

花椒备注

此外,同属植物香椒子的干燥果皮,亦作花椒使用。习称"青花椒",其果实多为2~3个小蓇葖果集生于一果柄上,只有一个蓇葖果的较少;直径3~4毫米,顶端开裂,具短小的喙尖。外果皮表面草绿色至黄绿色,少有暗绿色,有细皱纹,油腺呈深色点状,不甚隆起。内果皮灰白色,常与外果皮分离,两层果皮都向内反卷。残留的种子黑色,光亮,卵圆形。气香,味麻辣。

花椒出处

《日用本草》

花椒药方

1.蜀椒汤(《备急千金要方》),治产后心痛,此大寒冷所为者。

2.大建中汤(《金蒉要略》),治心胸中大寒痛,呕不能饮食,腹中寒,上冲皮起,出现有头足,上下痛而上可触近。

3.椒梅汤(《增补百病固春》),治虫积腹痛,四肢冷,面白唇红,舌淡白。

4.治冷虫心痛方(《寿域神方》):川椒四两,炒出汗,酒一碗淋之,服酒。

5.治飧泄丸(《普济方》):苍术二两,川椒一两,上为强末,醋糊丸,如梧子大,每服二、三十丸,食前温水下。

6.治齿疼方(《圣惠方》):川椒一两(去目),捣罗为末,以好白面丸如皂角子大,烧令热,于所痛处咬之。

7.治肾风囊痒方(《仁斋直指》):川椒,杏仁,研膏,涂掌心,合阴囊而卧。

8.椒红丸(《圣济总录》):蜀椒,生地黄,上二味,先将地黄捣绞自然汁,铜器中煎至一升许,住火,候稀稠得所,即和前椒末为丸,如梧桐子大,每日空心酒下三十丸,治元藏伤惫,耳聋目暗。

花椒治疗疾病

  • 齿痛
  • 虫积
  • 虫积腹痛
  • 出汗

标签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