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林中药材网

黄芪的功效与作用-用法及别名-黄芪图片

  黄芪,又名黄耆,为植物和中药材的统称。植物黄芪产于内蒙古、山西、甘肃、黑龙江等地,为三级保护植物。中药材黄芪为豆科草本植物蒙古黄芪、膜荚黄芪的根,具有补气固表、利水退肿、托毒排脓、生肌等功效。黄芪的药用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,现代研究,黄芪含皂甙、蔗糖、多糖、多种氨基酸、叶酸及硒、锌、铜等多种微量元素。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、保肝、利尿、抗衰老、抗应激、降压和较广泛的抗菌作用。但表实邪盛,气滞湿阻,食积停滞,痈疽初起或溃后热毒尚盛等实证,以及阴虚阳亢者,均须禁服。

黄芪黄芪

 

黄芪-原植物

  黄耆,《本草纲目》称黄芪,《神农本草经》称戴糁。《名医别录》称戴椹,独椹,蜀脂,百本。《药性论》称王孙。李时珍说,耆是长的意思,黄耆色黄为补药之长,故名。今俗称黄芪。

  别名:棉芪,绵芪,绵黄芪(《本草图经》),棉黄芪,黄蓍,黄耆,箭芪(刘仕廉《医学集成》),箭黄芪,内蒙古黄芪,王孙(《药性论》),戴芪,戴糁(《本经》),戴椹,独椹,蜀脂,百本(《别录》),百药棉,百药绵(侯宁极《药谱》),土山爆张根(《新疆药材》),独根(《甘肃中药手册》),大抽,二人抬(《辽宁经济植物志》),大有芪,蒙芪,元芪,红蓝芪,白皮芪,黑皮芪,膜荚黄芪,东北黄芪,内蒙黄芪,冲正芪,武川芪,炮台芪,浑源芪。

  商品名:北黄芪:又名北芪,东北黄芪,卜奎芪,关卜奎芪、关芪、黑皮芪。大部分为植物膜荚黄芪的根,小部分为植物内蒙古黄芪的根。主产于黑龙江,内蒙古等地。质优。因产地不同又分为宁古塔芪、红兰芪,黑石滩芪、正口芪等名称。

  北口芪:又名口芪、正口芪、正芪、口黄芪。为植物内蒙古黄芪的根。属北黄芪。旧时多经独石口进关集散,故得此名。

  绵黄芪:又名绵芪、棉芪、西绵芪、原生芪、白皮芪、箭黄芪、箭芪。包括大岚芪,浑源芪、武川芪、壮芪、西黄芪等。指产于甘肃定西,山西绵山等地者。大部分为内蒙古黄芪的根,小部分为膜荚黄芪的根。质佳。因其根长,形似箭杆,故有箭芪和箭黄芪之称。

  西黄芪:又名西芪。指产于山西浑源、阳交、山阴、天镇等地者。质佳。为通用正品。

  库黄芪:又名库伦黄芪、库伦芪、库芪。指产于内蒙古库伦一带者。

  红芪;又名晋芪、岩黄芪。

  均以根条粗长,皱纹少、粉性足、坚实绵韧、味甘、无空心及黑心者为佳。

  处方名:黄芪,绵芪,棉芪,口芪,北芪,生黄芪,炒黄芪,炙黄芪等。

  处方中写黄芪、绵芪、棉芪,口芪、北芪均指生黄芪。为原药材去杂质,润透切片,生用入药者。

  炒黄芪为黄芪片用麸炒至深黄色,筛出晾凉人药者。健脾和胃功效增强。

  炙黄芪又名蜜炙黄芪,蜜黄芪。为黄芪片用蜂蜜拌匀,炒至不粘手时取出摊晾,而后入药者。补气润肺功效增强。

黄芪药材来源

  1、药材基源为豆科草本植物蒙古黄芪、膜荚黄芪的根。

  除上述2种外,有几种黄芪属植物,如贺兰山黄芪、川黄芪、秦岭黄芪、白芪、金翼黄芪和多花黄芪均作黄芪入药,但质量稍差。

  黄芪适宜产区为内蒙古、甘肃、宁夏、山西、河北、陕西,其中又以内蒙古武川黄芪的品质最好,多种有效成分指标均超过我国标准,妙玉堂黄芪片是黄芪中品质最好的大斜片。

  2.考证黄芪始载于《神农本草经》。古代写作黄耆,李时珍在《本草纲目》中释其名曰:“耆,长也。黄耆色黄,为补药之长,故名。”

  3.药材鉴别

黄芪直根圆柱形、有的有分枝,上端较粗,长30~90厘米,直径1~3.5厘米,表面纵皱色淡棕黄色或淡棕褐色,有不整齐的纵皱纹或纵沟质,硬而韧有粉性,皮部黄白较疏松;木部菊花纹理状,气似豆腥味微甜。老根中心偶有枯朽状,黑褐色或呈空洞。气微,味微甜,嚼之微有豆腥味。质量以根条粗长、菊花心鲜明、空洞小、破皮少者为佳;红芪以皮色红润、根条均匀、坚实、粉性足者为佳。规格一般按粗细、长短分为三个等级。

  红芪为野生,根呈圆柱形,大多为直条状,少有分枝,上端略粗,下端渐细,长10~50cm,直径0.6~2cm;表面灰红棕色,具纵皱纹及少数支根痕,栓皮易脱落而露出淡黄色的皮部及纤维;皮孔横长,色浅,黄色或暗黄色,略突出;质硬而韧,不易折断,断面显纤维性并显粉性;横切面皮部黄白色约占半径1/2~1/3,形成层淡棕色,木质部淡黄棕色具放射状纹理;气微,味甜,嚼之有豆腥味。特征可概括为:红芪单根圆柱形,上粗下细色红棕;质硬而韧富粉性,皮部黄白较疏松;气微味甜豆腥味,补气固表治疽痈。

黄芪的功效与作用

黄芪黄芪

  ①倪朱谟:“黄芪,补肺健脾,实卫敛汗,驱风运毒之药也。故阳虚之人,自汗频来,乃表虚而腠理不密也,黄芪可以实卫而敛汗;伤寒之证,行发表而邪汗不出,乃里虚而正气内乏也,黄芪可以济津以助汗;贼风之疴,偏中血脉而手足不随者,黄芪可以荣筋骨;痈疡之证,脓血内溃,阳气虚而不敛者,黄芪可以生肌肉,又阴疮不能起发,阳气虚而不愈者,黄芪可以生肌肉。”(《本草汇言》)

  ②张景岳:“(黄芪),因其味轻,故专于气分而达表,所以能补元阳,充腠理,治劳伤,长肌肉。气虚而难汗者可发,表疏而多汗者可止。其所以止血崩血淋者,以气固而血自止也;故日血脱益气。其所以治泻痢带浊者,以气固而陷自除也,故曰陷者举之。”(《本草正》)

  ③贾所学:“黄芪,性温能升阳,味甘淡,用蜜炒又能温中,主健脾,故内伤气虚,少用以佐人参,使补中益气,治脾虚泄泻,疟痢日久,吐衄肠血,诸久失血后,及痘疹惨白。主补肺,故表疏卫虚,多用以君人参,使敛汗固表,治自汗盗汗。诸毒溃后,收口生肌,及痘疮贯脓,痈疽久不愈者,从骨托毒而出,必须盐炒。痘科虚不发者,在表助气为先,又宜生用。”(《药品化义》)

  ④张石顽:“(黄耆),入肺而固表虚自汗,入脾而托已溃痈疡。《本经》首言痈疽久败,排脓止痛,次言大风癞疾,五痔鼠瘘,皆用生者,以疏卫气之热。性虽温补,而能通调血脉,流行经络,可无碍于壅滞也。其治气虚盗汗自汗,及皮肤痛,是肌表之药。治咯血柔脾胃,是中州之药。治伤寒尺脉不至,补肾脏元气不足,及婴儿易感风邪,发热自汗诸病,皆用炙者,以实卫气之虚,乃上中下内外三焦药,即《本经》补虚之谓。如痘疹用保元汤治脾肺虚热,当归补血汤治血虚发热,皆为圣药。”(《本经逢原》)

  ⑤张秉成:“(黄芪)之补,善达表益卫,温分肉,肥腠理,使阳气和利,充满流行,自然生津生血,故为外科家圣药,以营卫气血太和,自无瘀滞耳。”(《本草便读》)

  ⑥张山雷:“(黄耆)补益中土,温养睥胃,凡中气不振,脾土虚弱,清气下陷者最宜。其皮味浓质厚,力量皆在皮中,故能直达人之肤表肌肉,固护卫阳,充实表分,是其专长,所以表虚诸病,最为神剂。”“凡饥饱劳役,脾阳下陷,气怯神疲者,及疟久脾虚,清气不升,寒热不止者,授以东垣之补中益气汤,无不捷效,正以黄芪为参、术之佐,而又得升、柴以升举之,则脾阳复辟,而中州之大气斡旋矣。”(《本草正义》)

  黄芪功补三焦

  ①李东垣:“黄耆既补三焦,实卫气,与桂同功,特比桂甘平,不辛热为异耳。但桂则通血脉,能破血而实卫气,耆则益气也。又黄芪与人参、甘草三味,为除燥热、肌热之圣药。脾胃一虚,肺气先绝,必用黄芪温分肉、益皮毛、实腠理,不令汗出,以益元气而补三焦。”(引自《本草纲目》)

  ② 王好古:“(黄芪),治气虚盗汗并自汗,即皮表之药,又治肤痛,则表药可知。又治咯血,柔脾胃,是为中州药也。又治伤寒尺脉不至,又补肾脏元气,为里药。是上中下内外三焦之药。”(《汤液本草》)

  ③邹澍:“(黄芪),直人中土而行三焦,故能内补中气,则《本经》所谓补虚,《别录》肺胃补丈夫虚损;五劳赢瘦,益气也;能中行营气,则《本经》所谓主痈疽、久败疮,排脓止痛,大风癞疾,《名医别录》所谓逐五脏问恶血也;能下行卫气,则《本经》所谓五痔鼠瘘,《名医别录》所谓妇人子脏风邪气,腹痛泄利也。”“黄芪一源三派,浚三焦之根,利营卫之气,故凡营卫间阻滞,无不尽通。所谓源清流自洁者也。”(《本经疏证》)

  黄芪主大风

  “ 黄耆,味甘微温。主痈疽久败创,排脓止痛,大风,痢疾,五痔,鼠瘘,补虚,小儿百病。一名戴糁。生山谷。《神农本草经》上经

性味归经
  性味:甘,微温。

  归经:归肺、脾、肝、肾经。

黄芪功效主治

  黄芪有益气固表、敛汗固脱、托疮生肌、利水消肿之功效。用于治疗气虚乏力,中气下陷,久泻脱肛,便血崩漏,表虚自汗,痈疽难溃,久溃不敛,血虚萎黄,内热消渴,慢性肾炎,蛋白尿,糖尿病等。炙黄芪益气补中,生用固表托疮。

药用配伍

补中益气

  1.脾胃虚弱、食欲不振、食少便溏、肢倦无力等症,常与党参、白术、山药同用

  2.气虚下陷、内脏下垂,如脱肛、子宫脱落、胃下垂等,常与党参、升麻、柴胡等同用,方如补中益气汤。

固表敛汗

  1.表虚自汗,多用于体虚表弱所致的自汗。如表气不固,外感风寒而汗出,用黄芪配白术、防风治之,久服必效。方如玉屏风散;也可配浮小麦、麻黄根等。

  2.阴虚盗汗,可与生地黄、麦冬等滋阴药同用。

利水消肿

  1.急性肾炎水肿,用于阳气不足所致的虚性水肿,并常与防已、茯苓、白术等合而用之,方如防己黄芪汤

  2.慢性肾炎水肿、脾肾虚者,常与党参、白术、茯苓同用。

托疮排脓

  1.阳气虚弱,用于疮疡久不溃破而内陷,有促进溃破及局限作用。痈疽久不穿头,常与穿山甲、皂角刺、当归、川芎同用

  2.疮疡久溃不愈,用于疮疡溃破后,久不收口,有生肌收口之作用,且常配银花、皂刺、地丁等。脓液清稀,常与党参、肉桂等同用。

  此外,黄芪还应用于糖尿病、脑血管意外后遗症、高血压病、风湿病、多发性神经炎、肌无力症等多种疾病。

黄芪配伍禁忌

  表实邪盛,气滞湿阻,食积停滞,痈疽初起或溃后热毒尚盛等实证,以及阴虚阳亢者,均须禁服。

  1.《本草经集注》:“恶龟甲。”

  2. 徐之才《药对》:“恶龟甲、白鲜皮。”

  3.《医学入门?本草》:“苍黑气盛者禁用,表实邪旺者亦不可用,阴虚者亦宜少用。”“畏防风。”

  4.《本草经疏》:“功能实表,有表邪者勿用;能助气,气实者勿用;能内塞,补不足,胸膈气闭问,肠胃有积滞者勿用;能补阳,阳盛阴虚者忌之;上焦热盛,下焦虚寒者忌之;病人多怒,肝气不和者勿服;痘疮血分热甚者禁用。”

  5.《药品化义》:“若气有余,表邪旺,腠理实,三焦火动,宜断 戒之。至於中风手足不遂,痰壅气闭,始终皆不加。”

  6.《本草新编》:“骨蒸、痨热与中满之人忌用。”

  7.《本草汇纂》:“反藜芦,畏五灵脂、防风。”

  8.用法与用量10~30g。

  9.贮藏置通风干燥处,防潮,防蛀。

黄芪验方证治

  小便不通。

  绵黄耆二钱,水二盏,煎一盏,温服。小儿减半。《总微论》。气虚白浊。黄芪盐炒半两,茯苓一两,为末。每服一钱,白汤下。《经验良方》。

  治渴补虚男子妇人诸虚不足,烦悸焦渴,面色萎黄,不能饮食,或先渴而后发疮疖,或先痈疽而后发渴,并宜常服此药,平补气血,安和脏腑,终身可免痈疽之疾。

  用绵黄耆箭杆者去芦六两,一半生焙,一半以盐水润湿,饭上蒸三次,焙锉,粉甘草一两,一半生用,一半炙黄为末。每服二钱,白汤点服,早晨、日午各一服,亦可煎服,名黄芪六一汤。《外科精要》。

  老人便秘。

  用绵黄耆、陈皮去白各半两,为末。每服三钱,用大麻子一合,研烂,以水滤浆,煎至乳起,入白蜜一匙,再煎沸,调药空心服,甚者不过二服。

  此药不冷不热,常服无秘塞之患,其效如神。《和剂局方》。

  肠风泻血。

  用黄耆、黄连等分,为末,面糊丸绿豆大。每服三十丸,米饮下。孙用和《秘宝方》。咳嗽脓血咽干,乃虚中有热,不可服凉药。

  以好黄耆四两,甘草一两,为末。每服二钱,点汤服。《席延赏方》。

  肺痈得吐。用黄耆二两,为末。每服二钱,水一中盏,煎至六分,温服,日三四服。《圣惠方》。

  胎动不安腹痛,下黄汁。

  用黄耆、川芎合一两,糯米一合,水一升,煎半升,分服。《妇人良方》。

  痈疽内固。

  用黄耆、人参各一两,为末,入真龙脑一钱,用生藕汁和丸绿豆大。每服二十丸,温水下,日三服。《本事方》。

  消化性溃疡

  黄芪、党参、乌贼骨、茯苓各12克,当归、白芍、白及各9克,甘草6克。水煎服。每日1剂。

  表虚自汗,容易感冒

  生黄芪10克,白术10克,防风10克。水煎服,每日1剂。可长期服用。

黄芪经方典方

  1.黄芪建中汤:黄芪15g,大枣10个,白芍15g,桂枝、生姜、甘草各10g,饴糖50g。黄芪等六种煎水取汁,入饴糖待溶化后饮用。

  源于《金匮要略》。本方以黄芪、大枣、甘草补脾益气,桂枝、生姜温阳散寒,白芍缓急止痛,饴糖补脾缓急。用于气虚里寒,腹中拘急疼痛,喜温慰,自汗,脉虚。

  2.黄芪补肺饮:黄芪30g,麦冬15g,五味子、乌梅各6g。煎水取汁,以蜂蜜调味。

  本方以黄芪补肺益气、固表,以五味子补肾敛肺,乌梅助五味子敛肺止咳,麦冬养阴润肺。用于气虚阴伤,自汗口渴,咳嗽久不止。

  3.黄芪桂枝五物汤:黄芪30g,赤芍、桂枝各15g,生姜10g,大枣10个,煎汤饮。

  源于《金匮要略》。本方重用黄芪补气,并鼓舞气血运行,以赤芍活血行滞,桂枝温通血脉。用于气虚血滞,肌肤麻木,或肢体疼痛,或半身不遂。

黄芪应用医话

  1.黄芪和人参均属补气良药,但人参偏重于大补元气,回阳救逆,常用于虚脱、休克等急症,效果较好。而黄芪则以补虚为主,常用于体衰日久、言语低弱、脉细无力者。黄芪具而补而不腻的特点,若与人参,党参等补药配伍则效果更好。黄芪可单味使用,也可与其它药物配伍应用,与芍药、甘草、桂枝、良姜、饴糖等药配伍可以治疗脾胃虚寒、慢性肠炎、胃炎、腹泻等症;与升麻、甘草、当归、人参、柴胡等药物配伍可治疗内脏下垂、脱肛、子宫下垂等症;与茯苓、菟丝子、白术、当归等配伍是治疗妇科良药;与防风、麻黄根、浮小麦配伍是治疗年老体弱者所患表虚感冒的良药。由于黄芪而补气利尿、消肿等功效,与茯苓、薏苡仁、防己等药配伍时又是治疗急慢性胃炎的良药。又因黄芪具而托毒、生肌的功能,在治疗疔疮及慢性阑尾炎等疾病时也常常选用黄芪治疗。现代医学研究表明,黄芪内含而多种抗菌有效成分,而且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,因此还能用于预防某些传染病的发生。无论从中医治疗,还是现代医学观察,黄芪均是一味好药。所以,民间自古就有“冬令取黄芪配成滋补强身之食品”的习惯。

  2.黄芪是豆科植物,它是一味常用的中药。它的主要药理作用是“益气固表”,可以“利水”,也可以“托毒生肌”。什么是“益气”呢?凡是中医认为是“气虚”、“气血不足”、“中气下陷”的情况,都可以用黄芪。平时体质虚弱,容易疲劳,常感乏力,往往是“气虚”的一种表现。贫血,则常属“气血不足”。而脱肛、子宫下坠这些病状也常被认为是“中气下陷”。有上述症状的人,冬令吃些黄芪有益处。当然最好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。

  有些人一遇天气变化就容易感冒,中医学称为“表不固”,可用黄芪来固表。常服黄芪可以避免经常性的感冒。中医有一个有名的方子,叫“玉屏风散”,有三味药,主药就是黄芪,是可以用来治疗经常性感冒的。

  因为身体虚弱,或者年纪大了的人,往往下肢有些水肿。如果属于“气虚”,也可以常服黄芪。有慢性肾病的人,也可能常有浮肿,中医治疗时,黄芪有时也是常用的中药。

  所谓“托毒生肌”,意为手术后伤口容易恢复,或使久不愈合的脓肿化脓生肌。

  3.黄芪用于多汗而浮肿。《金匮要略》中黄芪芍药桂枝苦酒汤的黄芪量最大,用5两,主治“身体肿,发热汗出而渴,状如风水,汗沾衣,色正黄如柏汁”。风水,是全身性浮肿;汗出可沾衣,说明出汗的量比较多。《金匮要略》中配伍最简单的黄芪方为防己黄芪汤,药味共6味,主治“风湿脉浮,身重汗出恶风”,《外台秘要》则主治风水,“其人或头汗出,……腰以下当肿及阴,难以屈伸”,可见也有出汗与浮肿。简单地说,黄芪主治汗出而肿。

  所谓汗出,以自汗为多见,即在未服用发汗药,也未剧烈运动,气温室温均属正常的情况下,出汗量较多,并可伴有气短乏力、恶风、头晕、容易感冒等症状,这个症状群,中医概括为“气虚自汗”。出汗的程度比较严重,常常衣被尽湿,有的可以见到汗渍发黄,出汗以上半身为显著。临床上有的患者不以汗出为主诉,但通过问诊,可以了解到患者平时汗出比较多,稍有体力活动,就容易出汗,或者皮肤比较湿润。

  民间治疗自汗,常用黄芪红枣汤:黄芪15~30g、红枣15枚,煎汤,每日服2次。也可以使用中成药黄芪口服液。《医学衷中参西录》记载张锡纯治疗沧州一女,年二十余,胸胁满闷,心悸,动则自汗,其家适有预购黄芪一包,遂煎服,服后果愈。产后多汗,有报道用黄芪30g、益母草30g,煎汤,日服2次。本人经验,对于自汗而恶风者,可用桂枝汤加黄芪:黄芪20g、桂枝10g、白芍10g、甘草3g、生姜10g、红枣10粒,水煎服。

  所谓肿,主要为全身性的浮肿,但以下肢为明显。由于体位的变化,早晨面部有浮肿,而下午则下肢浮肿。有些人虽无明显的浮肿,但肌肉松软,体型肥胖,犹如浮肿貌。由于浮肿,患者常常自觉身体沉重,活动不灵活,关节重痛。清代陆定圃《冷庐医话》中记载:王某患肿胀病,自顶至踵,大便常闭,气喘声嘶,二便不通,生命垂危,求医于海宁许珊林。许氏用生黄芪120g、糯米30g,煮粥一大碗,令病家用小匙频频送服。药后喘平便通,继而全身肿消而愈。近代名医范文虎先生治疗一例产后浮肿,腹大如鼓,后渐及全身,按之软,皮肤不起亮光。病人气喘脉软,十分危急。范文虎遵照以上方法,用生黄芪30g煎汁,煮糯米半杯,成粥,淡食,5日其肿即消。据传说1920年冬,胡适患糖尿病、慢性肾炎合并心脏病,全身水肿,协和医院不治,后请中医陆仲安,以大剂量黄芪(10两,相全于300g左右)配党参等而愈。这提示黄芪能退肿。

  4.用于气虚衰弱,倦怠乏力,或中气下陷、脱肛、子宫脱垂。补气健脾,常与党参、白术等配伍;用于益气升阳而举陷,常与党参、升麻、柴胡、炙甘草等合用。用于表虚不固的自汗。表虚自汗,常与麻黄根、浮小麦、牡蛎等配伍;如表虚易感风寒者,可与防风、白术同用。用于气血不足、疮疡内陷、脓成不溃或久溃不敛者。如用于疮疡内陷、或久溃不敛,可与党参、肉桂、当归等配伍;用于脓成不溃,可与当归、金银花、白芷、穿山甲、皂角刺等同用。用于水肿、脚气、面目浮肿。配白术、茯苓等。

  5.使用黄芪应当注意患者的体型:黄芪体质――面色黄白或黄红隐隐,或黄暗,都缺乏光泽。浮肿貌,目无光彩。肌肉松软,腹壁软弱无力,犹如棉花枕头,按之无抵抗感以及痛胀感。肚脐深陷。黄煌称之为“黄芪腹”。平时易于出汗,畏风,遇风冷易于过敏,或鼻塞,或咳喘,或感冒。大便不成形,或先干后溏。易于浮肿,特别是足肿,手足易麻木。舌质淡胖,舌苔润。

  6.中老年人应用黄芪的机会较多:缺乏运动,营养不良疾病、衰老,均可导致肌肉松软,腹部尤为明显,腹肌萎缩而脂肪堆积,并可伴有水肿等。这种人即《金匮要略》所谓的“骨弱肌肤盛”的“尊容人”。中老年中这种体型尤为多见。因此黄芪应用于中老年较多。

  7.黄芪须多服久服方能见效:《伤寒》不用黄芪,《金匮》罕见四逆,可见黄芪是内伤杂病的用药。岳美中先生经验,“黄芪之于神经系统疾患之瘫痪麻木消削肌肉等确有效,且大症必须从数钱至数两,为一日量,持久服之,其效乃效”。黄芪以10~30g为常用范围,大剂量可达120g甚至更多。本人曾见家乡皮肤科老中医孙老先生黄芪用至500g。但用量过大可以导致胸闷腹胀,食欲减退,并可出现头昏潮热等。尤其是肌肉坚紧,大便秘结者少用或慎用。多汗而发热、咽喉红痛者,不宜使用。

  8.张仲景用黄芪有一个剂量段:黄芪大量治疗水气、黄汗、浮肿(5两),中量治疗风痹、身体不仁(3两),小量治疗虚劳不足(1两半)。现代应用可以根据张仲景的用药经验适当变化。如用于治疗浮肿,量可达60~100g,治疗半身不遂,骨质增生疼痛等,可用30~60g;用于上消化道溃疡,可用15~30g。

药品鉴别

黄芪鉴别要点

  三种正品黄芪主要特征:黑皮芪外表皮淡黑色或香灰色、皮松肉紧,内色鲜黄或淡黄,味甘气香,嚼之渣少或无渣;白皮芪外表黄白色,皮肉紧贴。质坚挺,断面具菊花心,气香味甘,嚼之渣少;而红芪则外表红棕色、具有核桃纹理,内面黄白色,质坚而稍韧,粉性大,味甜有豆腥气。

食疗价值
  黄芪是百姓经常食用的纯天然品,产于华北诸省。黄芪来源於豆科植物黄芪或内蒙黄芪的乾燥根。清朝绣宫内称其为“补气诸药之最”,民间也流传着“常喝黄芪汤,防病保健康”的顺口溜,意思是说经常用黄芪煎汤或用黄芪泡水代茶饮,具有良好的防病保健作用。黄芪和人参均属补气良药,人参偏重于大补元气,回阳救逆,常用于虚脱、休克等急症,效果较好。而黄芪则以补虚为主,常用于体衰日久、言语低弱、脉细无力者。有些人一遇天气变化就容易感冒,中医称为“表不固”,可用黄芪来固表,常服黄芪可以避免经常性的感冒。

  我国的药剂师在长达2000多年的历史中推断并将黄芪用作增进能力和抵抗疾病的良药,现代医学研究表明,黄芪含皂甙、蔗糖、多糖、多种氨基酸、叶酸及硒、锌、铜等多种微量元素。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、保肝、利尿、抗衰老、抗应激、降压和较广泛的抗菌作用。能消除实验性肾炎蛋白尿,增强心肌收缩力,调节血糖含量。黄芪不仅能扩张冠状动脉,改善心肌供血,提高免疫功能,而且能够延缓细胞衰老的进程。黄芪食用方便,可煎汤,煎膏,浸酒,入菜肴等。用法:一日15~30g,或用至60g。

食用方法及注意

用法用量

  黄芪须多服久服方能见效,黄芪以10~30g为常用范围,大剂量可达120g甚至更多。生黄芪走表,偏于固表止汗,托毒排脓;炙则走里,重在补气升阳,利水消肿。

注意事项

  凡表实那盛、气滞湿阻、食积内停、阴虚阳亢、痈疽初起或溃后热毒尚盛者,均宜慎用。

服用方法

  ①每天用黄芪5~10克左右,开水泡10~20分钟后代茶饮用,可反复冲泡。

  ②每天用黄芪30克左右,水煎后服用,或水煎好后代茶饮用,用黄芪30克,枸杞子15克,水煎后服用,对气血虚弱的人效果更佳。

  ③取黄芪50克左右,煎汤以后,用煎过的汤液烧饭或烧粥,就变成黄芪饭、黄芪粥,也很有益。

食用禁忌

  从体质上来说,黄芪最适合气虚脾湿型的人,这种人往往身体虚胖,肌肉松软,尤其是腹部肌肉松软。而身体十分干瘦结实的人则不宜。

  从身体状况来说,感冒、经期都不要吃黄芪。

  从季节来说,普通人春天不宜吃黄芪。为什么感冒不能喝黄芪粥呢?因为黄芪是固表的,它帮助身体关闭大门,不让外邪入侵。可是当身体已经感受外邪的时候,就会变成闭门留寇,把病邪关在体内,无从宣泄了。同理,春天是生发的季节,人体需要宣发,吃黄芪就不太适宜了。

  肾病属阴虚,湿热、热毒炽盛者用黄芪一般会出现毒副作用,应禁用。因为黄芪性味甘、微温,阴虚患者服用会助热,易伤阴动血;而湿热、热毒炽盛的患者服用容易滞邪,使病情加重。如果必须服用黄芪,一定要配伍运用。

  阴虚患者使用黄芪,必须配伍养阴药使用,如生地、熟地、玄参、麦冬、天冬、玉竹等。湿热患者必须配伍清利湿热药,如黄连、茵陈、黄芩等。热毒炽盛的患者必须配伍清热解毒药,如黄连、栀子、大黄、败酱草等。

  西方最新研究的结果也证实,服用黄芪的时候,最好不要服用环磷酰胺(cyclophosphamide癌得星,安道生,是免疫抑制剂及抗肿瘤药),否则互相会相克。另外,有一些品种有一定的毒性,所以不能随便服用,服用量最好根据医生的医嘱。

资源保护

资源现状
  渐危种。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,是一种较名贵的中药材,以根入药。由于长期大量采挖,近年来野生黄芪的数量急剧减少,若不加强保护和人工繁殖,有趋于绝灭的危险。为此确定该植物为三级保护植物。

  为了保护好野生资源应适当限制采刨,采刨季节应在种子成熟落地之后,严禁采挖幼株。为了扩大资源应大力发展种植或者人工播植幼株,然后保持半野生状态,直到采收。

  黄芪分布于温带和暖温带地区,为深根性植物。喜凉爽气候,有较强的抗旱、耐寒能力,不耐热,不耐涝。气温过高常抑制植株生长,土壤湿度过大,常引起根部腐烂。宜在土层深厚、肥沃、疏松、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生长,在粘土上则根多,生长缓慢。多生于林缘、灌丛、林间草地、疏林下及草甸等处。花期(6)7~8月,果期(7)8~9月。

保护价值
  黄芪根入药,常作滋补中药,又可作兽药,销售量大。根茎之10倍水浸液,对马铃薯晚疫有抑制效率。黄芪还有保持水土的作用。

保护措施
  黄芪生长地一般不属于自然保护区,为不使其灭绝,建议药材收购部门应根据各地不同具体情况确定收购量,并向群众大力宣传,在采挖时注意保护幼苗,对成长的植株应适当保留,以利繁殖和永续利用。还应进一步扩大栽培面积。

黄芪图片

      
  

黄芪1黄芪1
  

黄芪2黄芪2
 

黄芪3黄芪3
 
  

黄芪4黄芪4
  

黄芪5黄芪5
  

黄芪6黄芪6
  

黄芪7黄芪7
  

黄芪8黄芪8
  

黄芪片黄芪片

标签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