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林中药材网

朱砂的功效与作用

天林中药材网为您提供朱砂图片 朱砂的功效与作用

朱砂别名:丹粟、丹砂、朱丹、赤丹、汞沙、真朱、光明砂、辰砂。朱砂的功效与作用:镇心安神;清热解毒;明目。主癫狂;惊悸;心烦;失眠症;眩晕;目昏;肿毒;疮疡 用法用量:内服:研末,1-3分;入丸、散或伴染他药同煎。并作丸药之挂衣。外用:合他药研末干撒。

朱砂图片

朱砂英文

Cinnabar

朱砂来源

药材基源:为天然的辰砂矿石。

朱砂产地分布

生态环境:常呈矿脉产于石灰岩、板岩、砂岩中。

资源分布:产于湖北、湖南、广西贵州、四川、云南等省区。

朱砂功效与作用

镇心安神;清热解毒;明目。主癫狂;惊悸;心烦;失眠症;眩晕;目昏;肿毒;疮疡

朱砂用法用量

内服:研末,1-3分;入丸、散或伴染他药同煎。并作丸药之挂衣。外用:合他药研末干撒。

朱砂性味

甘、凉、有毒

朱砂归经

心;脾;肺;肾经

朱砂药物形态

三方晶系。晶体成厚板状或菱面体,在自然界中单体少见,多呈粒状、致密状块体出现,也有呈粉末状被膜者。颜色为朱红色至黑红色,有时带铅灰色。条痕为红色。金刚光泽,半透明。有平行的完全解理。断口呈半贝壳状或参差状。硬度2-2.5。比重8.09-8.2。性脆。

朱砂化学成分

朱砂主要成分为硫化汞(Mercuric sulfide HgS),含汞量85.41%,但常混有雄黄、磷灰石、沥青等杂质。

朱砂性状鉴别

本品为粒状或块状集合体,呈颗粒状或块片状。鲜红色或暗红色,条痕红色至褐红色,具光泽。体重,质脆,片状者易破碎,粉末状者有闪烁的光泽。无臭,无味。

朱砂鉴别方法

(1)取本品粉末,用盐酸湿润后,在光洁的铜片上磨擦,铜片表面显银白色光泽,加热烘烤,银白色消失。(检查汞盐)(2)取本品粉末2g,加盐酸-硝酸(3:1)的混合液2ml,使溶解,蒸干,加水2ml使溶解,滤过,滤液照下述方法试验:①取滤液,加氢氧化钠试液,即生成黄色沉淀。(检查汞盐)②取滤液调至中性,加碘化钾试液,即生成猩红色沉淀,能在过量的碘化钾试液中溶解;再以氢氧化钠试液碱化,加铵盐即生成红棕色的沉淀。(检查汞盐)③取滤液,加氯化钡试液,即生成折色沉淀;分离,沉淀在盐酸或硝酸中均不溶解。(检查硫酸盐)④取滤液,加醋酸铅试液,即生成白色沉淀;分离,沉淀在醋酸铵试液或氢氧化钠试液中溶解。(检查硫酸盐)

朱砂炮制方法

1.用吸铁石吸净铁屑,研成细粉,或用水飞法制成极细的粉末。

朱砂贮藏方法

置干燥处。

朱砂相关论述

1.《本经》:养精神,安魂魄,益气,明目。

2.《别录》:通血脉,止烦满、消渴,益精神,悦泽人面,除中恶腹痛,毒气疥痿诸疮。

3.《药性论》:镇心,主抽风。

4.《日华子本草》:润心肺,治疮疥痴息肉,服并涂用。

5.《珍珠囊》:心热非此不能除。

6.李杲:纳浮溜之火而安神明。

7.《医学入门》:痘疮将出,服之解毒,令出少。治心热烦躁。润肺止渴,清肝明目,兼辟邪恶瘟疫,破症瘕,下死胎。

8.《纲目》:治惊癎,解胎毒、痘毒,驱邪疟,能发汗。

朱砂药理作用

1.本品有镇静、催眠作用。

2.外用能扼杀皮肤细菌及寄生虫。

3.对消化系的作用:人工朱砂给家兔灌胃0.1-0.2g/kg,能使尿排出的总氮量增加,体重亦有增加。

朱砂注意事项

1.不宜久服、多服。

2.恶磁石,畏盐水,忌用火煅。

3.《吴普本草》:畏磁石。恶咸水。

4.《药对》:忌一切血。

5.《本草从新》:独用多用,令人呆闷。

朱砂出处

出自《本草经集注》1.《吴普本草》:丹砂,生武陵。采无时。能化朱成水银。

朱砂药方

1.主治心火偏亢,阴血不足所致心烦神乱,失眠,多梦,怔忡,惊悸,甚则欲吐不吐,胸中懊恼。

2.磁朱丸(《备急千金要方》),重镇安神,潜阳明目,主治水火不济之心悸失眠,耳鸣耳聋,视物昏花。

3.安宫牛黄丸(《温病条辨》),主治邪入心包,舌蹇肢厥,或温毒神昏谵语者。

朱砂治疗疾病

  • 安神
  • 癫狂
  • 癫痫
  • 癫痫发狂

标签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