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林中药材网

红芪的功效与作用-用法及别名-红芪图片

  中药材红芪为豆科植物多序岩黄芪的干燥根。因其皮色红润,故称红芪。自古与黄芪通用,但其原植物与黄芪同科不同属。名医陶弘景就说 :" 黄芪第一出陇百沈阳,色黄白,甜美,今亦难得。次用黑水宕昌者,色白肌理粗,甘而温补。色赤者可作膏贴,用消痛肿 "。前者系指甘肃省野生黄芪,后者所指即产于甘肃省宕昌、武都等地的家种红芪。

红芪的功效与作用

红芪的功效:

  【性味】 甘;温

  【归经】 归肺脾经

  【功能主治】 固表止汗;补气利尿;托毒敛疮。主气虚乏力;食少便溏;久泻脱肛;便血;崩漏;表虚自汗;气虚浮肿;血虚萎黄;痈疽难溃难敛。



红芪红芪



红芪的作用:

  用治气虚乏力、食少便溏、中气下陷、久泻脱肛、便血崩漏、表虚自汗、气虚水肿、痈疽难溃、血虚萎黄、内热消渴;慢性肾炎蛋白尿、糖尿病。

红芪的禁忌

红芪4红芪4

  表实邪盛,气滞湿阻,食积停滞,痈疽初起或溃后热毒尚盛等实证,以及阴虚阳亢者,均须禁服。

  1、《本草经集注》:“恶龟甲。”

  2、徐之才《药对》:“恶龟甲、白鲜皮。”

  3、《医学入门?本草》:“苍黑气盛者禁用,表实邪旺者亦不可用,阴虚者亦宜少用。”“畏防风。”

  4、《本草经疏》:“功能实表,有表邪者勿用;能助气,气实者勿用;能内塞,补不足,胸膈气闭问,肠胃有积滞者勿用;能补阳,阳盛阴虚者忌之;上焦热盛,下焦虚寒者忌之;病人多怒,肝气不和者勿服;痘疮血分热甚者禁用。”

  5、《药品化义》:“若气有余,表邪旺,腠理实,三焦火动,宜断戒之。至於中风手足不遂,痰壅气闭,始终皆不加。”

  6、《本草新编》:“骨蒸、痨热与中满之人忌用。”

  7、《本草汇纂》:“反藜芦,畏五灵脂、防风。”

红芪图片

    
  

红芪红芪
  

红芪2红芪2
  

红芪3红芪3
  


红芪4红芪4


标签: